bqgy.cc老金屋内,陈武环顾四周,没想到,堂堂通玄高手就住这样的地方。
墙是泥巴夯土,顶是茅草屋棚。家中无多少器具,只有一个显眼的大炕,炕上铺着棉褥,摆着长几,几上有一个茶壶,几个茶杯。
陈武走到炕边,掀起被褥,仔细探查,果然在炕边发现一个暗格。
取下暗格上的砖石,里面现出了一叠银票和三本秘籍。
银票,正是之前陈武的。三本秘籍,陈武却没有印象。
取出银票和秘籍,陈武抬头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三弦。
那是一把看起来颇为陈旧的三弦,身上磨损痕迹清晰可见,上面的弦却崭新,上得一丝不苟。很明显,主人经常保养这个三弦。
陈武取下三弦,带着秘籍和银票出门,冲着门前的大树一挥剑,砍下一根枝条,又削切了几下,做成一个木铲。
他要让老金入土为安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达雅堂,金城郡最好的医馆,也是金城郡唯一一个能做手术缝合的医馆。
“王大夫,怎么样?”
王大夫刚出房间,杨遇春便上来询问,一脸紧张。
“死不了。”没等大夫回话,房间内传来李长庚的声音,听着有些虚弱,“进来吧。”
杨遇春长出一口气,赶忙迈入房间。
只见李长庚躺在床上,洁白的纱布缠着他的脖颈和肩胛,仿佛不知道杨遇春进来,只是直直盯着房梁。
“唉——金适意名下无虚,我们这么多人围攻,本以为十拿九稳,没想到硬是给他杀出一条血路来。”李长庚声音凄凉,“就连我,此生也无望宗师了。”
杨遇春大惊:“这么严重?”
“你不懂。”李长庚道,“我修横练功法,最重肉身根基。金适意一剑破了我的罡气不说,还损了我的玉骨。”
“他的螺旋气劲如附骨之蛆,已深入骨髓,我至今都驱逐不干净。医生只能缝合表面伤口,却对这等损伤无能为力。”
“若我从此安心修养,还能多活几年。再与人动手,怕要折我的寿数。”李长庚摇头道,“宗师……想都不用想了。”
“怎么会这样……”杨遇春有些不敢相信。
“金适意肯定也不好过,此刻估计已经死了。”
“可我们毕竟没有金适意的人头,无法给过旭初交代。”杨遇春眉头紧锁。
“哼,让他姓过的来找我好了!我已把武道前途都赔上了,还不满意,就来杀了我吧!嘶——”李长庚怒道,又牵动伤口。
“消气,消气。”杨遇春怕李长庚再气出个三长两短,赶忙劝慰,“牵星剑那边我去说,定不会让这番牺牲白费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老金屋后,此时已新起了一个小小的坟茔。
坟前立着一块木牌,上刻几个大字——“鼓弦惑音剑金适意之墓”。
“老金,你每次出现,都弹着个三弦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连你的名字和称号,我都是从李长庚那里听来的。”
陈武声音低沉,继续说着:“我也不知道对不对,那个三弦,我自作主张,和你一块埋了。若是不对,你也不要怨我。我只是想,你到了地下,也好好弹,好好唱。说不定阎王爷听得高兴,下辈子投个好胎。”
“逝者的事情,我只能做到这里,接下来,我要去为生者做事了。”
“老金,后会有期!”
陈武冲着坟茔拱手一礼,转身便走向了白塔山之巅,他要去见一个人。
………………
众成和尚刚打发走几个巡捕,却又见一个道士立在面前。
这道士背两把剑,一个行囊,面对着众成和尚微笑以对。
众成当即露出笑脸,双手合十道:“阿弥陀佛,陈施主别来无恙,莫非是来应小僧的比武?”
“你这和尚好不晓事!我金风细雨楼如今风雨飘摇,我怎么有心情与你比武?”陈武毫不客气。
“小僧开个玩笑罢了,陈施主莫怪。”众成和尚正色道,“方才巡捕衙门的人来问询马老先生的下落,连他都暴露了,我本以为金风细雨楼被一锅端了,施主也难以幸免。”
“你倒是没盼着我好。”陈武道。
“施主误会,小僧是关心则乱,怕你被官府捉了……”
“没人和你比武是吧?”陈武当即抢答。
“阿弥陀佛,出家人不打诳语!”
“好了好了。”陈武打断这聒噪的和尚,“方才那些巡捕,大师,你是怎么回的话?”
“佛曰,不可说,不可说。”众成微笑道,“佛祖尚有十四不记,小僧虽与马老先生有些交往,不过例行公事。马老先生在哪里之类的问题,小僧自然是一问三不知。”
“那老马到底在哪儿?”
“已出郡城,在青白石一处别院落脚。”
“你真知道啊!”陈武不过随口一问,没想到真有答案。
“马老先生早猜到施主会来找我,便告知了小僧此地。”
心思如此缜密,真不愧是老马!
“老马怎么如此信任你?”
“当年小僧为求拙火定之法,挑战噶举派活佛,连续三次重伤垂死,都为马老先生所救。”
MD,这么能作死,能活到现在真算你命大。
“我记得,大师你现在修成了拙火定。”
“那位活佛见小僧连续三次挑战,为小僧诚心所感,便传授了小僧拙火定关窍。”
很可能是那个活佛是被你烦死了,才早传早清净的吧?
“大师心诚则灵。”
“正所谓,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”众成说得诚恳无比。
陈武愈发无语。
“今日多谢大师告知,我还要去见老马,不多留了。”
“施主且慢。”众成喊住了正欲离开的陈武。
“如今天色已晚,施主不必着急。”众成道,“况且,无论是施主,还是马老先生,现在都不宜抛头露面。”
“不如,施主先在这白塔山上暂居,明日我替施主传信。”
“这……也可。”陈武思索片刻,同意了众成和尚提议,“还要麻烦大师帮我再联系一个人。”
“何人?”
“伏波上将,水子逸。”
…………
众成和尚并未将陈武安排在白塔寺的禅房住下。
毕竟陈武一幅道士打扮,住在和尚禅房,着实有些显眼,便将陈武安排在寺外一户净人家中安住。
陈武本以为,这净人乃是类似后世寺庙义工之类的角色,承担一些寺庙杂活。但经众成和尚一讲解,陈武才发现自己想的简单了。
原来这个净人,来源于戒律。
佛祖在世时,曾制定过一条戒律,现在唤作不捉金钱戒。简而言之,便是僧侣不得持有、积蓄金钱货币,以防僧团堕落。
可佛祖驻世时,经济本就不发达,尤其佛祖出生的北印度迦毗罗卫国,本就不怎么用钱,多以物易物,这不捉金钱戒持起来容易。
但到后世,佛门传播广泛,商品经济发展,市面上的人都用金钱货币。连信众布施,为求方便,都多用钱布施,若僧侣严格按照不捉金钱戒生活,那便是给自己和信众两方找麻烦。
于是,很多佛门流派便无视了这个不捉金钱戒,但也有些僧人持戒严格,非要坚持不捉金钱戒,就催生了净人这一群体。
净人最重要的工作,便是替这些僧侣处理金钱相关事宜,保证这些持戒严格的僧人,绝对不和钱打交道。
甚至还产生了一系列净人和僧人之间的暗语,使得僧人不仅不用和钱打交道,就连钱这个字都不用说。
也就是说,凡是持不捉金钱戒者,必然要有净人辅助。
陈武听完之后,不由得感慨,这种我对钱没有兴趣的风范,特么纯纯脱裤子放屁。
“陈施主是不是觉得多此一举?”众成和尚似乎看出陈武在想什么。
“难说!”
“哈哈哈哈!”众成和尚笑道,“我也觉得多此一举。”
“白塔寺何人持这不捉金钱戒?”
“正是方丈——广惠大师。”众成和尚合十道。
“啊?”陈武道,“那大师你这么说方丈……不太好吧?”
得罪了方丈还想跑?
“小僧只是临时挂单于白塔寺,本寺并非白塔寺,自然百无禁忌。更何况——”众成展颜一笑,“广惠大师佛法虽高,武学却一般,不是小僧对手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看来佛法比不上拳法啊!
说了几句闲话,众成和尚便告辞离开。
送走了众成和尚,陈武方才从包袱里拿出了三本秘籍。
一本是金风细雨楼之人都会的《九衍黜龙决》,一本是老金的特色功法《传音搜魂大法》。
但陈武最想看的那本,却是第三本,它是陈武身上古怪的罪魁祸首,被老金评价为异想天开的秘籍——《截天阐道法》。
名字起的相当中二,就是不知道内容怎么样。
陈武边想,边翻开了书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