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qgy.cc昨天晚上点开了一部有声书,夜里半睡半醒之间迷迷糊糊的听到这小说的某个片段,其中呢内容启发了小说框架的创作灵感。
清晨五点左右醒来时还饶有兴致的听着,越听越有。这要在以前,我应该会非常兴奋,现在嘛,基本是任由思想自然的流动,毫无快乐可言,乏了。记录还是得做的,以后忘了也得不偿失。关键词把有声书的书名放出来其实就够了,但这也太直白了。就讲讲听这有声书解析出来的思想吧:有关角色在时空中的塑造,有关能力的释放,有关世界的存在。
吃完早餐,又躺回床上,看了一些时政,看了一个最新发售的游戏……不久就侧伏着睡了睡了一会。
醒来时发现已经过十点了,不一会父亲叫我做事,有人要买西瓜,他去抓,让我去弄回来,几趟下来背了十五个瓜,一趟来回大概百来步,也给我背的一身汗,还小喘了会。
散步的时候没这种状态,一边思考,一边走,明明能走好远。
唉。
人到中年,不能不服老呀。
吃完午饭,随意浏览着信息,无意间从评论中发现一个名字:鲍廷玺,人名出自《儒林外史》,莫名感同身受,通过小白了解了一下人物背景。
第一感觉是人还能娶老婆!
第二感觉是他这唱戏和我这入戏有什么异同?
真是悲凉!
细想我的反抗挺好的,戏在心而无需如他一般迎合式的外放。
要说明白还得深思不同的时代人文,我可没有那个心情去认知这种会让心情糟糕的思路,仅仅想到这个路线就已经挺不好受的了。必须得确认网络与文学只是逃逸点,我就是懒惰与叛逆,从中的所有收获都是意外所得,这些收获不是我用来向这世间证明什么的工具。鲍廷玺就应该别去唱戏,而我也真的没必要写成什么小说。
下午玩了几把狼人杀,等待开局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得到和历史向的科幻剧情线,还是那句话,东方历史的无限可能性。推演起来真是享受,但由于史料的不完备只能顺着模糊的剧情线跑一跑,还得加入一些搞不清白的外部因素。
是受用的!
感受以后……
还在玩狼人杀时到没有感觉,结束狼人杀以后,文本写到这里只剩下怅然若失之感,层层叠叠的情绪,构思……用小白的话来说就是“褶皱”,我脑里面现在全是褶皱。
农村真不好玩!
如果从一开始我就能回到乡土就好了,不会产生这么多繁杂的念头,不会这么清醒的活着……不存在的,一切都是那么的严丝合缝,我向往的“乡土”就不可能存在于“我”的时空。
最重要的从来都是人。
兜兜转转的若真有现实的逃逸点,也不至于我现在也寻不见,有时候居然还得从回忆里找寻……搞到最后或许“死亡”才是真正的解脱!
或许我不应该用“乡土”“乡野”,这个“乡”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文明性。我应该向往“山野”,过那种原始的渔猎生活,可我明显放不下网络……
这里面有迷思,若我当初没确定写作梦想时,彻底的认同叛逆的思维,我就应该以复归野性的方式来修正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问题是在网络之中,我其实还算读的进去各种杂文散文。这必然会导致我在选择上出现偏差,以至于灰色时空中也被什么“诗与远方”所牵引。
复归野性,拒绝文明!
就应该这样有这样一条路径,这个逃逸点的路径还不好锚定,记忆中根本就没有想过尝试过——如果偶尔看荒野求生算的话,自当别论。
复归野性,拒绝文明?
有没有将这个念头转为星际叙事的科幻文本?
比如说一艘太空银河舰队在飞向目标星系时路过一个小小的星球,舰队会议在审视了这颗星球能够开发的程度后,选择继续远航。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厌倦了星舰生活,决定降落在这颗小星球。
桃源星!
好像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灵感!
比起星际宏大叙事,什么几型文明,星际史诗之类的,这种星际文明的文本是值得开发的。
村星!
乡星!
镇星!
这个灵感留在这里若被盗用,我会感到可惜吗?
唉!
若有人能写出来,我或许还得读一读,让自己流浪的心在宇宙间停留停留,说起来我还得谢谢他或者他们!
就当作先行者的遗想吧。
缓了缓,又以这个小星文明的设想进行了一次剧情拓展,感觉可以整合起来写一部大的科幻小说!
有点想将这灵感藏起来了!
不过想到总得在这部不知道如何定义的杂文里放一点好的,不然显不出我灵感的丰富。
就这样吧!
孙悟空一个跟头还得在如来手掌心刻几个字撒一泡尿呢,我在这文明中虽没有那个猴头的本事,效仿下这个行为还是能做到的。